2024澳门原材料1688金算盘
2024澳门原材料1688金算盘
2024澳门原材料1688金算盘合格投资者提示
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第五条,投资管理资产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二)
    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资者
取消
收益率最高35.74% 阳光私募产品TOP20齐换脸
发布时间:2014/03/03

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改革利好、赵丹阳高调回归A股、3个月指数下跌6.66%,这一系列消息交织,让购买股票型阳光私募产品的高净值投资者揪心不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股票型阳光私募产品发行量逐步下降。其间最大的消息是,2013年12月底,赵丹阳在阔别六年之后,正式回归A股。他在2004年成立A股首只阳光私募产品,并在2008年1月宣布将旗下5只基金清盘,成功躲避大熊市。

另外,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与2013年的排名相比,今年1­2月份收益率表现的前20款非结构性产品、前10款结构产品,基本都已经“换脸”。倘若遵照去年排名挑选产品,成功率并不高。

发行量下降

2014年1月22日,华润信托·赤子之心价值集合资金信托正式成立。1个月后,华润信托·赤子之心成长集合资金信托相继成立。这两款产品的信托计划期限都是5年,可延期2年,也可以提前终止。投资顾问都是深圳市前海赤子之心资本管理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产品推介材料显示,前海赤子之心公司为赤子之心资本亚洲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截至2013年10月31日管理资产规模约为14亿元。“掌门人”是有着“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

投资者认购这两款产品的门槛都是300万元起,投资方向是二级市场股票、债券等;不投资股指期货;允许未来投资股票期权、融资融券、转融通。在收费方面也不客气,认购费是1%,每年的管理费是1.5%,净值在1.0以上,创新高部分提取20%作为业绩报酬。

这两款产品发行的背景是,A股持续多年低迷、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改革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上证指数在2013年6月创下1849点新低后开始逐步反弹,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改革利好刺激下,指数在10月、11月达到该轮反弹高点。在改革春风“沐浴”下,阳光私募产品在2013年四季度迎来发行的小高峰。2013年10月共发行61款产品;11月份的新发产品数量更是冲上83款的高峰。

不幸的是,这次反弹在2013年12月就戛然而止,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上证指数下跌了6.66%。行情转差直接冲击私募产品的发行市场。12月仅有47款新产品发行成立,加上春节因素影响,1月份更是仅有18款产品。但春节后,阳光私募产品发行的热度开始略有恢复,2月前3周,共计有33款产品发行。其中2月第三周的发行数量就达到20款。

统计发现,今年1­2月新发行的产品中,结构型产品有22款左右,占比高达43%。其中云南国际信托发行的云信成长系列、套利通1号、私募工场系列等产品就共有16款产品成立。

不过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由于遭遇债券大熊市,近日到期的债券私募产品中,不少购买结构化产品劣后份额的投资者,最终都伤痕累累。

上海一位阳光私募负责人提醒,投向股票、债市的结构化产品,劣后部分应该要么是由投资顾问自己掏钱认购,目的是给这款产品提供增信;要么由单一的大资金认购。倘若理财经理推荐劣后份额,投资者购买时必须权衡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TOP10TOP20齐换脸

行情的跌宕起伏,也影响阳光私募产品的表现。朝阳永续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今年以来的年度收益率排行榜中,广东鼎力投资管理的鼎力价值成长1期、鼎力超级成长分别以35.74%、31.63%的优秀战绩占据第一名、三名的位置。

排在第二位是民森投资的安心成长组合(民森),取得31.77%的收益率。在非结构化产品排名前20中,最差的表现也有20.89%。

结构化产品中,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名第一的是中航信托发行的天盛1号第12期,斩获27.03%的收益率。第二名是外贸信托的汇金聚富(Ⅰ期)第38期,收益率为25.77%,第三位则是中融信托的中融方得稳健成长01号­第10期,收益率为24.48%。

在结构化产品中,收益率排名第10位的是兴业信托的东方恒信,也拿下21.79%的收益率。从总体的表现来看,非结构化产品前20名的收益率,比结构化产品的前十产品要略胜一筹。从成立时间上看,非结构化产品前20名中,基本都是在2010年至2012年成立的老产品,而结构化产品的前十名基本都是在2013年成立的次新产品。

那么,投资者要在芸芸众多的私募产品中,挑中上述40匹“好马”是否容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非结构化产品中,2013年收益率排名前20的,仅有排名第二位的恒复趋势1号,再次登上2014年头两个月的前20位,但是排次也从第2跌至17位。其余的产品则是集体不见踪影。

再来看结构化产品前10名,也仅有汇金聚富(Ⅰ期)第38期、浦江之星53号两款产品再次登上前十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