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继8月份出口继续反弹,释放外需积极向好的信号之后,投资、消费数据也加入了向好的行列,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更是连续两个月实现大幅回升,成为8月份诸多经济数据中的最大亮点。
分析人士指出,经济数据的普遍回升,有力地说明了自7月份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呈现出的回升格局进一步稳固,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
政策助力工业经济走稳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与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继续明显回升,反映此前我国出台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刺激政策效果已经显现。工业经济的走稳,将推动我国宏观经济进一步保持稳定增长的格局。
面对我国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状况,我国并未启动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而是采取一系列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以及贸易便利化等具有“稳增长”内涵的一揽子举措,刺激了国内外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为企业减负也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改革预期强烈推升了市场信心,国内企业投资预期开始升温,整体投融资活动趋于好转。各方预计后期工业经济将会继续改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江飞涛告诉记者:“工业增加值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传统行业如钢铁、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但是后期产能调整的压力仍很大。”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是困扰工业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继续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前一段时间我国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因此国内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反弹。同时,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以及全球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国出口难以恢复此前高增长的格局,因此虽然下半年工业经济将好于上半年,但是年内工业增加值大幅反弹的概率不大。在江飞涛看来,虽然工业增加值将步入常态增长区间,但较此前较高增速仍有回落。
投资消费“马车”动能增强
目前政策效果的显现,也表现在投资、消费的双双回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等举措推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加大了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的上升。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后市的看好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市场预计,在政策支持下,后期城市地下管网、污水处理、铁路地铁、智能电网等投资建设将明显加快。预计年内经济增速企稳态势基本确立,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整体延续平稳向上的态势。
相对于投资和出口需求,消费性需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市场人士指出,后期我国消费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依然不少。从政策因素来看,我国政府出台的包括促进信息消费、光伏消费在内的系列消费促进政策,整体有利于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的提升。此外,房地产市场难以降温,下半年中秋节、“十一”黄金周以及元旦等节日因素,都将对消费的平稳增长带来较强的支撑力。
专家指出,外部环境难以大幅转暖,地缘政治对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另外,我国国内政策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兼顾调结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投资和消费大幅反弹的概率也不大。
经济回升为调结构提供宽松环境
我国出台的诸多政策大多从优化和完善市场环境入手,包括提高贸易便利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等。此外,在加快信息消费的有力举措中,不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长效机制等具有长远目光的亮点。诸多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兼顾了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向优化的方向前行。
宏观经济的向好、企业利润的上升和市场信心的增强,更有利于企业加大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江飞涛认为,从七、八月工业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企稳势头明显,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GDP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说工业增加值的回升基本上意味着今年三季度GDP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预计,下半年经济触底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二季度很可能是今年经济的低点和拐点,三、四季度我国经济将会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