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9月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2年2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报告指出,截至二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1.1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28%,较一季度有所反弹,但信托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此外,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继续增强。展望下半年,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以及经济修复加快,预计信托公司业绩会有所改善。未来,差异化发展将成为信托行业主流趋势,转型也将持续深化。
夯实资本实力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信托行业在严监管的引导下,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压降,2021年行业资产规模开始趋于平稳。今年二季度,信托资产规模较一季度出现反弹,且从信托资产来源、信托资产功能、资金信托投向、资金运用方式等方面看,信托资产的结构处在持续优化调整过程中。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1.11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上升4715亿元,同比增速为2.28%,环比增速为4.70%。
此外,今年以来,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继续增强。截至6月末,全行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127.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2亿元,同比增长2.92%。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来看,实收资本和信托赔偿准备均保持增长,未分配利润则有小幅下滑。截至二季度末,信托业实收资本为3284.53亿元,同比增长4.14%,占所有者权益比重为46.08%,同比上升0.54个百分点;信托赔偿准备为363.8亿元,同比增长10.36%,占所有者权益比重同比上升0.34个百分点。夯实资本实力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石,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实力,更好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利润分化明显
报告显示,2022年二季度,信托行业的经营业绩面临下行压力,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截至二季度末,信托业共实现经营收入473.46亿元,同比下降21.39%,但降幅较一季度末有所收窄。具体来看,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信托业的固有业务收入和信托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均有一定程度下滑。其中,固有业务收入方面,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120.65亿元,同比下降9.54%,但相较于一季度24.02%的降幅,已有明显收窄。分析人士指出,投资收益与资本市场表现密切相关,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调整后,二季度股票市场行情有所改善,由此带动信托业固有资产投资回报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一季度有了显著提升。
报告指出,信托业务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信托资产增长放缓,规模扩张对营收的驱动力持续下降,以及信托业转型过程中信托资金投向结构持续调整,资产回报相对较高的基础产业、房地产以及工商企业等领域占比有所下降,而收益相对较低的标准化金融资产投资(特别是债券)占比显著上升。
此外,截至二季度末,信托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80.22亿元,同比下降29.21%;实现人均净利润99.7万元,同比下降24.60%。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信托行业呈现明显分化格局,从已公布数据的57家信托公司来看,有25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或由负转正、亏损减少),占比为43.86%;而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20%的信托公司数量多达29家。
转型成效差异大
总体上看,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信托行业正式进入转型发展阶段,信托公司转型成效差异较大。从二季度末的数据来看,转型业务已成为部分公司的利润增长点之一,但也有部分信托公司对于转型发展尚未达成共识、没有明确的转型发展方向。
差异化发展将成信托行业趋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分析称,进入发展新阶段以后,转型业务对专业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业务的市场容量有限,难以支撑所有信托公司进入该领域。因此,差异化发展不仅是监管鼓励方向,也是信托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转型必将持续深化。近年来,监管层面正在推进信托法修订,推动信托制度完善,同时推进信托业务分类、信托差异化监管,引导信托公司通过转型寻找行业未来方向。各家信托公司纷纷从战略层面推进转型部署,从业务来看,证券投资、家族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绿色信托、股权投资、服务信托、产业金融均是未来发展重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